免费提交名片
TCT亚洲展

德国制造解决方案企业通快TRUMPF已退出增材制造行业

增材服务    2025-07-09    10

德国制造解决方案企业通快(TRUMPF)已退出增材制造(AM)行业,其增材制造业务被 Lenbach Equity Opportunities III 收购。其属于慕尼黑 DUBAG 集团管理,主要参与企业资本重组、清算或困境企业投资,通过把握特定事件获利,而非依赖企业营收增长或市场繁荣。

交易核心信息

收购方背景:DUBAG 集团管理着约 7 亿美元资金,聚焦德语区(DACH)年营收 2000 万至 4000 万美元的企业,业务涵盖金属基材制造、物业管理、链条传动等领域,此次是其首次涉足增材制造。

交易内容:DUBAG 将接手通快的激光粉末床熔融(LPBF)和定向能量沉积(DED)业务,业务运营基地设在意大利斯科(Schio)—— 这里曾是通快与 Sisma 的合资工厂(面积 1800 平方米,原 30 名员工),后归通快所有。DUBAG 将接管所有相关员工,包括德国和美国的团队。

双方表态:通快增材制造负责人 Matthias Himmelsbach 称,期待与 DUBAG 合作推动业务可持续发展;DUBAG 董事 Sebastian Stalter 则表示,将携手团队打造金属 3D 打印领域的创新解决方案提供商,聚焦应用咨询、流程开发等全价值链服务,重点布局医疗、航空航天和制造业。

通快的 “二次撤退” 与深层问题

这是通快第二次退出增材制造领域。2021 年,其曾将具有增长潜力的低成本 3D 打印品牌 OneClickMetal 出售给 Index,当时该品牌的设备定价 12 万美元,本可覆盖大量金属加工车间需求。业内认为,这一操作如同 “雷克萨斯卖掉丰田”,错失了高低端产品协同发展的机会。

通快作为全球激光及工业设备巨头(年营收 50 亿欧元,利润 5000 万欧元),本应凭借激光技术、全球网络在增材制造领域占据优势,但实际表现却差强人意:产品缺乏创新与差异化,销售团队推广乏力,且既未深耕低成本设备,也未布局大型系统。近年其订单量、营收和利润持续下滑,2024 年预期德国市场订单进一步减少,管理层将增材制造市场描述为 “竞争激烈、客户价格敏感”,但业内认为,该市场年增长率达 10%-30%,并非饱和。

对各方的影响分析

对通快:放弃增材制造这一增长市场,选择维持现有利润分红,被指缺乏对未来的信心。若无法在熟悉的 3D 打印领域突破,其激光和机床业务的未来增长也面临疑问。

对 DUBAG:若交易价格合理,可能是笔划算的投资。但该基金仅 8000 万欧元规模,若缺乏大额投入,难以改变现有产品无差异化的困境。业内建议其深耕船舶、国防等细分领域,而非泛泛布局医疗、航空航天(这些领域已竞争激烈);短期也可能通过几年运营后转售给其他企业获利。

对行业:负面影响显著。通快的退出可能让其他机床或激光企业对增材制造失去兴趣,其未能找到战略投资者的情况也可能削弱行业信誉。尽管曾助力 SLM 等企业成长,但 DUBAG 的长期技术 stewardship 能力存疑。行业需自寻出路,避免因个别企业的执行不力影响整体发展。


formnext